再见夏天

近况

我被裁员了,当天通知当天走。本着职业精神的准则,又交接了2天,写了一堆的文档,当然最后这两天给不给钱不知道了。

本来想着应该是到明年才会被裁,第一是新老板说不裁员,第二是新产品还在开始阶段,比较缺人。

现在是每日锻炼身体,学习英语,看看技术,跟之前同事们交流交流。

然后公司赔偿要有问题,那就走上仲裁道路,顺便问问之前冯姐,黄妈她们。

9月27日更新:朝阳仲裁告知公司已经拒绝调解了,下面就开审了。

仲裁

过往

跟贵司有沟通那应该是2014年的夏天了,记得那时候我还在上家公司,期权拿满还有一年。

stone是通过当时已经从知乎去到陌陌的小虫找的我。当时我跟小虫也聊过几次,都因为入职时间,所以最终也没敲定。陌陌也从东大桥也搬到了望京SOHO.

第一次跟stone和中强吃饭好像是在新中关,聊了很多关于运维的事情。基本上stone对于运维是paas平台的看法,这个正和我意。毕竟那时候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我觉得传统运维已经是快尽头了。

image-20240909091039927

这个我在《运维的价值》,《应用运维和系统运维》里也都说了。

也就是运维的角色不是一个系统的维护者,还是一个系统的上帝视角,你是这个系统的owner,因此你不是最后把关的,你得提前把很多后面的事情想清楚。

后面又跟stone在1+1楼下的餐厅聊过2次。还去看了他们在1+1新装修办公室,记得应该是还放了一台xbox和大电视机。也见到了jma,jliu以及冯姐。不过由于我未能那时候入职,因此还跟stone一起研究了一下现在的简历,最终我们都觉得lax挺不错的。lax也是之前在人人网,但是我们没有见过,时间有点错开。

因此那一年就是lax和超哥两个人负责运维相关的事情。

1年后我原先的期权都成熟了,问了下stone是否还有岗位,要没有就去别的,要有就在贵司了,还有对应的岗位,于是很快就入职了。成了单独的运维开发团队,首先是把监控和报警接过来了。赶上了整个公司飞速发展的时候,虽然现在看来各个业务线都做的跟草台班子一样,但是一直就是在这样飞速的往前走,我们也跟F1车队一样,在线的去各种调整。

接过运维开发团队没多久,贵司的客服产品线大发展,于是就又接过了客服运维团队,运维开发的就暂时先放着了,做到哪里就哪里了。

2015年客服产品线那个时候正从单体架构往微服务架构上转移,最终当时我们选定了mesos+marathon的架构。原因第一是mesos的成熟度更高,第二点我们跟mesosphere公司可以直接聊,第三国内数人云以及老肖他们对于mesos也都是很懂的,跟我们也都比较熟,有几次有问题还是得请老肖他们亲自出马解决。

而docker起来了,当时灵雀云的左总和陈总还多次来跟我们交流,在我们的测试环境上搞过很多次,当然是基于灵雀云的那套基础。

我们最终还是使用mesos,主要是因为这个是apache来维护的。对于非开源第三方我们会非常谨慎。

我们也因为这些开源的碰到很多的问题,比如引入storm,spark这些后面都产生了维护困难的问题。

还有一种维护困难的原因是我们自己导致的,比如我们当时引入了codis+pika的,但是由于开源产品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自己的业务场景,于是我们的开发人员修改了一些代码,但是这些代码后面也没有合并进开源master分支里,因此后期人走了之后就无人维护了。

贵司早期一大特色就是研发前期会吵架吵的特别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法和论据,但是一旦大家捅到cto层面拍板之后,那大家就全力以赴的完成。

那段时间算是不错的时光,校招什么也都很顺利,来的小伙伴们也都很给力。

波折

贵司就这样全力以赴的发展了2年多,到了17年中开始,整个市场感觉不行了,而贵司的产品线当时已经铺着相当大了,八大的产品线了:im,客服,ai,rtc,ad, mqtt, sms, 私有化等等.

但是能持续带来收入的其实就原先那2个,而且只是带来收入而已,离挣钱还比较远。

在这2个产品线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少了,至少产品研发上的投入是越来越少了,leader们都想着做新的,给个新故事,新故事好写ppt啊。毕竟一个产品从0分到60分可以写很多故事,但是一个产品要从70分做到80分,那其实对于ppt来说没有多少可写的。毕竟想搞定第二曲线是相当难的一个事情。就跟我现在一样,原先的职业路线是成为这领域的专家,但是现在被打破了,那就努力找寻自己的第二曲线。

image-20240909091348288

这个时候贵司就暴露出来投资人过多的问题了,各种投资人都想有一点话语权,大家意见根本无法统一,而这种就为18年的裁员埋下了种子。

在18年的裁员中,不光被裁的,还有一波牛人这个期间走了。这里一大波都被字节,美团,京东啥的接收了。真是十分可惜。

当然我这个时候其实也提了离职申请的,但是很多人情的原因就留下了。

这次波折后,公司所有产品线的运维工作就统一到一起来进行了,于是我就盘点人手,哪些留哪些走。有些之前公司开错的,我还靠着老脸把人给叫回来。真的很感谢这些同事能够这么给面子。其实有些我当时已经给他们推荐好下家了。

收缩后就把完全没有收入的产品线都砍了。原先有些国际团队也彻底不存在了。贵司就完全变成一家想活下去的土鳖公司了。

收购

2020年疫情后,各种在线教育狠命的发展了一波,贵司也乘势发展了一波。但是业务和流量是发展了,但是收入并没有发展多少。

接着投资人受不了了,于是让干爹给收购了,那时候干爹刚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也不错,于是贵司所有老股东都退出,至于什么价格退出,只能老板知道了,不过这个还是可以推测出来的。

干爹进来后,想尽快搞国际化,于是整个研发团队搞了1年半时间来满足国际化的各种安全合规需求。什么GDPR,SOC2,COPPA这些。而且自己内部还对云厂商有需求,只能用海外的那3家,aws,azure,gcp。于是我们的经验技能又被动增加了。

可搞完国际化之后,整个纯海外客户的收入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还是贵司原先的那些客户,或者原先那些客户出海后的业务。当然干爹和老板们可不会为自己决策买单的。那就苦一苦下面的人吧。而且自己的股价本来就十分惨淡。

image-20240912085837314

于是又开始各种产品都搞,但是最终依然没有起色。

这种问题点是在哪里呢? 我觉得是我们完全没有一个决策机制,如何评估决策,如何评估产品,如何评估收入,这些都没有,就是靠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想法去一个个试。最终也没任何人给决策负责。之前在前司,销售,市场以及ceo都可以给研发部提产品需求,但是前提是你要负责到底,并且确认好大体收入,一次两次不行大家也会改进这个评估机制,但是老失败,那这人就要滚蛋了。这个就好比研发问题排查,你明明有源码,自己看一下源码就行了,还非要黑盒一个个场景去测试,这不是蠢是什么 。

同时管理层根本没有为自己决策失误去承担任何责任,这个方向不行,那我们就换下一个。

故事

本来想写个武帝本纪,不过看了六神磊磊的小作文,感觉写的挺好了。所以这个武帝本纪就留在后面写吧。

六神磊磊在《金庸:没权的时候谁都是清醒的》一文中说:“金庸小说里有一个最不清醒的人,就是任我行。当了老板之后,自以为超过孔夫子、关云长、诸葛亮:” 而当初在西湖底下的时候任我行可是最清醒的。

未来

人生就是多种环境都体验一下,毕竟人最终都是死。被裁员从来没有体验过,就当是一种新的体验。公司想耍赖,那走仲裁和打官司又是一种新的体验。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所以这些不同的体验就是幸福。

我们的人生就是为了获得幸福感。从个人想法来看,只有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大的幸福之路。

而现在的AIGC并没有做到这个,底层人民还用不好这个。于是阶层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云计算本身可能还好一点。

而让AIGC和云计算更普惠,让开发者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具这个事情比较重要。

作为使用方,我在云厂商的一些产品上也碰到过很多坑,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这些都希望后面更少人去踩就好。

最近写写各个云厂商一些重点产品线的异同,以及如何来测试,有空了再写个压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