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童年

尼尔・波兹曼写的一本书,整体内容感觉是跟《娱乐至死》差不多的。同一系列的还可以看看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

不过这本《消逝的童年》更多的是表达童年是怎么产生的,以及现在又因为什么消逝了。

话说以前是没有童年之说的,是在纸媒体兴起之后才有童年之说。那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作者觉得是文字的原因,童年的小娃他们无法认识字,他们只认识图,因此对于书本知识是没有掌握的,我们认为书本知识是只有成年人才能掌握的。就算是黄色小说那也只能是认识字的人才能看。

同时作者对于文字有很多的感想,他觉得因为读的文字,读的人自然会产生的想象力。以及有更多的逻辑思考能力。

作者觉得童年的消逝是由于电视媒体导致的。因为电视媒体的受众是无差别的。就算是“芝麻街”这样的节目他也觉得也一样。因为图像和视频的输出不会有任何门槛对于儿童来说。因此我们看到现在儿童越来越成年话。就连朋友圈里也有以前的同事带着闺女天天各种T台走秀。

这种趋势让作者很是担忧,而他认为的解法是计算机。当然作者当年的计算还得键盘程序输入才会有输出,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高门槛的工具。但是现在你看几岁的孩子对于iPad,电脑的数量使用程度是大大超越老年人的。

同时这段时间又读了刘瑜的《可能性的艺术》

联想到球球最近班级选举三好学生整体的过程。

民主的形式和民主的实质是什么?

老师让参加三好学生选举的小朋友来抽签谁来先讲谁后讲。讲完之后演讲人需要背对大家,然后老师让大家举手表决。

大家看到是不是感觉这样是很民主的。从形式上看都是小朋友自己来表决,而且为了防止拉票啥的还特地让被选举人背对大家。

我们知道心理学上对这个是有一些研究的。当两个人各自发表意见的场合,如果发表后马上回顾,那听众一般记得第一个人的观点。但是如果要过一周再回顾,那听众一般就记得最后那个人的观点。

而且如果更公平点,应该投票的时候也要秘密的进行,而不是这种举手表决。只是我们经常就学了一个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