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

这个是看了《失落的一代》的一些摘要。

本书的副标题是: 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 1968-1980

从长辈口中是经常听见知青下乡的,之前余华的小说里也有说这个,以及《夹边沟纪事》里讲的也是这个时期的故事。

但是这本书是从全面的角度来讲的,不过作者居然是个外国人。

从1962年到10980年,总共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是 17919800人。 看着人数好像不多,而且有些人是重复下乡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些人数都是来自大城市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武汉。

从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大城市的市区人口变化

上海和天津的人口都在10年间有了几十万的减少。而这些城市人口加起来总共也就2000多万。

而这些人去的方向主要是黑龙江,内蒙古,云南,新疆,陕北,吉林这些地方。其中主要去的就是前面4个地方。

记得小时候在家看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叫《孽债》,讲的就是上海知青去到云南,然后在当地结婚,生娃,后来政策好了,自己回来了之后发生的故事。感觉就是一帮可怜的孩子。

我父母本来就是农村的,所以也没上山下乡一说,最多我妈说的就是我们家市区的亲戚插队到乡下来。具体的故事还得回家跟我妈好好聊聊,记录一下。

先说结果,除了新疆的知青,其他地方的知青基本90%多都回来了。可为什么新疆的知青会特别呢?

按书上的说法,就是“动作迟缓,运气不好”。别的地方1978年到1979年初政治宽松的时期,都回家了,但是他们行动慢了,所以就错过了。

1979年去了北京一点没有闹出动静,回到新疆后立刻就倒霉了。

1980年后连他们成立的“上海青年联合委员会”都被当局认定为非法组织了。

最后根据1984年4月的数字,1万6千名知青回到了上海,另外3万就永远的留在了新疆了。但是1978到1982年上海总共回城就业人口是88.6万,这3万人真的不算什么。个人觉得主要是新疆所在的位置和民族问题导致的。因为198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又成立了。应该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了。

但我丈母娘和老丈人是彻底参加过上山下乡的。

1967年我丈母娘还没满16岁,就跟着她哥哥以及男二中一起去到了内蒙古丰镇插队10年。而她自己所在女六中的同学都在1968年插队到其他地方去了。

那为什么会出现上山下乡这个运动呢?

  1. 学习苏联经验,1954年赫鲁晓夫股东共青团进行大规模垦荒。
  2. 大跃进的失败,导致地主家也没有粮了。
  3. 开发边疆地区,早期都是一些政治精英过去树立榜样。
  4. 认为城市是令人变“懒”,甚至变“修”的地方。

早期一些政治精英会下去,比如上海鼓动120万人欢送120人下乡,这只能是政治精英可以干出来的。

可惜人民都是向往美好生活的,1980年后能够回来的也都回来了。可给这一代人造成的伤害真是太大了。

而这十年我们也看到了极左派和温和派互相的争斗。这个就不详细说了,现在大家也都看的懂得。

名词解释:
五七干校: 1968年5月7日成立了第一所“五七干校”。就是根据时间来的。这个的可以看看杨绛的《干校六记》
老三届: 1966年到1969年的中学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