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

这个花了2个小时迅速的看完的。突然有点狠感慨。然后就想到《梦醒时分》这首歌了。

球子让我复述下为什么感慨,可又说不上来,复述能力太差。

简单来说分为3段。

第一段6岁开始,在那个衣柜里的懵懂和13岁时候的幻想。

然后接着寻找故居的时候,友人为了不让他对于没好幻想的破灭,而没有让他见哪位13岁时候天天幻想的女孩。不然这美好的回忆不就糟践了。

我们怀念的是那段“青春期”中的青春,青春不论放在哪里都是人生中最光彩的一段时间;青春期即使“无奈”,到了老年也会渐渐变得“无悔”。

张贤亮自己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书。他也从来都走在时代的前列——过头了,被打倒;拿捏得当了,成为弄潮儿。张贤亮出身“官僚资产阶级”家庭,当过阔少,父母皆为大户人家出身,父亲曾就读哈佛大学商学院,母亲燕京大学肄业,也到美国留学。张贤亮是含着银匙子出生的,有过锦衣玉食、衣来伸手的好日子。1937年日本军队进攻中国首都南京,不足一岁的张贤亮随父母撤离,在重庆生活了九年——他发表在《收获》杂志2009年第1期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一亿陆》里,就运用了很多四川方言。抗日战争结束,张家来到了上海经商,家住上海高安路别墅;内战临近结束时,张贤亮父亲因为生意上原因,来到北京,并迎来了新时代。据夏志清教授在文章《浪漫路线,想象力与幽默感是张贤亮的三件法宝》里说,有资料确证,1952年全国“镇反”运动中,张贤亮的旧官僚买办资本家父亲被政府以从事间谍罪抓捕,1954年死在监狱里。那时在北京的中学里念书的张贤亮,作为“四类分子”的后代,也被政府清除出首都。这位18岁的青年,带着妹妹和母亲几经辗转,千里跋涉,开始了在宁夏的跌宕人生。

然后故事来到了现在。在他们家发出这样的感慨几个历史时期叠印在一起,压缩了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时间便如此无情地匆匆而逝,不管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来说多么伟大重要多么惊心动魄的事都会过去,都会变成陈迹。

我们都知道张贤亮在宁夏有个影视基地,《大话西游》就是在这里拍的。然后他也碰到地方保护主义,碰到政府揩油的事情。那这么办呢?

他的做法就是直接打回去,你不是叫了一群农民来,我就叫一个加强连。看来性格有些东西真是融入在基因里的。离我们熟知的诗人性格完全不同。我们熟知的都是海子什么直接卧轨了。

那是怎么形成这种性格的呢? 时间来到了反右年代了。

“怯”,是人生道路上最大的障碍!“魔障”都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现实中并不存在恐惧,恐惧都是“境由心生”!
你虽然不是哲人却让我彻底排除畏惧犹豫,启发我完全无需胆小怕事地想象些困难来自己吓唬自己;你使我今后的一生都勇往直前。

而张贤亮本人就是按照这个准则自己走下来的,真是一个美好的青春期啊。

谈到1985年《收获》杂志发表他的长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时,他正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写作中心”住访,那时突然听到消息说,国内又要“反右”了(其实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前奏),将拿《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开刀,各种消息传得满天飞,很吓人。国外友人多劝他留在美国,申请“避难”,避遭受新的人生灾难。在那混乱时刻,又刚脱出牢狱之灾不久,张贤亮面临的抉择可谓艰难。但他却能以中国方式化解:在美国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爱国主义声明”,向当局表明自己不会“叛逃”的心声。由此,他在波峰中安然行舟,而有机会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共振,并成为一名不断出新的“异行者”——他的行为总是出人意料,但又在停在的安全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