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irages

樱桃沟夹事

画网络图,机柜图,系统结构图,加上以前就一直画的UML和E-R图以及EXCEL图表,我居然成为一个专职的绘画员了,或许以后还可以转行从事绘画呢? 以前用VISIO和Rational Rose以及Project,现在既然在UBUNTU下了,那就用了dia。 dia这个软件还是挺好用的,可dia画的图示居然是链接到本地硬盘文件的,而不是内嵌到dia格式中,如果本地不存在这个文件,那所画的图就无法显示了,而visio中就算是外来图片也会内嵌到文件中。 无奈现在只能保存为PNG,有明白这个问题的朋友希望能给我指条明路。不然保存为PNG对于后来要修改就麻烦了。

NFS在ubuntu7.10下安装 server端: 首先是安装服务器相关软件 ```c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vi /etc/exports 添加: /home 172.16.30.211(rw,subtree_check)

man exports172.16.30.211为客户端IP,也可以写成 172.16.30.0/24 这样的网段形式 执行 ```c
1
2
3
4
5
6
7
8

exportfs -rv
``` 用来重新进行同步共享,并显示出来 最后重启下nfs服务器程序就可以了 ```c

sudo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start
``` client端 在7.10中client端需要安装nfs-common ```c

sudo apt-get install nfs-common 映射服务器端的/home目录 sudo mount -t nfs 172.16.30.189:/home /home

作者:timo 本文参考:

  1. http://www.freebsd.org/doc/zh_CN.GB2312/books/handbook/network-nis.html
  2. http://www.freebsdchina.org/forum/viewtopic.php?t=2778&highlight=ypinit
  3. http://linux-vbird.hillwood.cn/linux_server/0430nis.htm
    44 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SettingUpNISHowTo

文中粗体为文件中添加的内容,斜体为命令。

服务器端用的是ubuntu7.10server IP地址为:172.16.30.189
客户端使用的是ubuntu7.10desktop IP为172.16.30.203

首先是要在server端/etc/hosts里增加IP映射如:

1
2
3
4
5
 172.16.30.203 zauc-laptop 
``` 接着在/etc/hosts.allow中添加portmap
```bash
portmap ypserv ypbind : 172.16.30.189
portmap ypserv ypbind : 172.16.30.203
阅读全文 »

作者:Timo 对于munin的处理过程的一个思考 munin是一个在国内用的比较少的软件。它有点类似于MRTG,但是安装上比MRTG要简单点。 由于在国内是比较少使用,所以针对这个软件的中文资料是非常少的,网上唯一可以寻找到的就是MUNIN在freebsd下的安装方法,这个也是最近由chinaunix的一个会员发表的。 这次我的问题是无法对于某些munin-node进行绘图,但是有些munin-node却可以显示MRTG这样的曲线图。 在 baidu和google搜索了一通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资料。于是就上了官方网站找寻相关的资 料,http://munin.projects.linpro.no/ 很好在上面找到了个FAQ和帮助文档,但是本人英文并不是很好,看了半天也找到需要的东西,发现了一个邮件列表,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这个邮件列表发了 一封邮件。 发件人:     Timo greycd@gmail.com 收件人:     munin-users@lists.sourceforge.net 主题:     munin no graph 日期:     Mon, 10 Mar 2008 17:54:52 +0800 hi Now I install the munin-node in my freebsd system. But it can not show the graph in the munin-server. I have a lot of munic-node servers, but only this one has no graph. Can you tell how to debug it? 看看我的英文有多么的差了吧,当时只是抱着试验的态度发的,但是结果却有人真的回了。 Nicolai Langfeldt和Bjørn Ruberg这两位作者跟我通了8封邮件,总算是把我的问题给解决了。虽然我的英文不怎么样的。 但是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再我谢过这2位后他们给我继续发了邮件。 发件人:     Nicolai Langfeldt janl@linpro.no 收件人:     Timo greycd@gmail.com 抄送:     bjorn@ruberg.no, munin-users@lists.sourceforge.net 主题:     Re: [munin-users] munin no graph 日期:     Tue, 11 Mar 2008 13:02:06 +0100 (20:02 CST) Timo skrev: > Thanks for your FAQ, I have fixed the problem. Very good.  Was the FAQ easier to understand than the other material? If not, how can I fix that do you think? Bjørn wants me to get some better error messages for this condition up in the web-interface.  Unfortunately this will take some time. Nicolai 首 先是他一开始写了个FAQ在WIKI上,然后我第一次并没有看懂那个FAQ,于是他第2次再进行了强调下,后来算是看明白了,问题也就顺利解决了,但是他 们居然还不依不饶的要问我是不是那个FAQ看的不明白有误解呢?呵呵,第一碰到这样的问题,于是我就按照我的理解把我的想法发给了他们。 连想到国内的IT环境,基本上是发什么问题很多都说去google去baidu,对于有些太简单的问题也不屑于回答。其实我这次的这个问题基本也算是很容易的,只是某个单词的深入理解而已。 想想自己在cu上的问题,很少能够完整的给回答完整,太简单的没人回答,太复杂的基本都是只有一半答案。可能我的提问方式也有问题。我一般是把问题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日志以及问题的表现方式描述一下,问题一般是需要达到怎么样的结果。

munin还xnix监控中还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并可以类似MRTG这样的绘图历史数据。 munin的安装手册大家可以随便搜索到的。 但是munin有时候也会出点问题,这时候就比较麻烦了,几乎没有什么中文文档 这是官方的一个帮助文档 http://munin.projects.linpro.no/wiki/faq 近 日就碰到一个问题,munin可以显示配置好的服务器,但是无法进行绘图了,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由于主机名使用了非法字符,在munin-node中 只能使用字母,数字和点作为标识,而不能使用下划线这样的标识。在munin的faq中只有说inconsistent name,但是也没有具体说明哪些是非法字符。 还有问题的话可以发邮件到以下

[email protected]

在网上看到一篇为何要写博客的文章,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下。 1、 促进学习。 写blog可以促进学习,想写出文章来,自然不能是泛泛的了解就可以的,要理解了才能写得出来的。这就促进了对某些领域的不断学习和思考。 2、 记录收获。 blog中,常常是记录下来都是瞬间的灵感,对事物的感悟,经过多日思考和实践的结果,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这些都是财富。要记录下来。 3、 反映成长。 写blog,可以反映出人的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思考结果。对一个问题或领域,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到熟悉,从熟悉到精通。这纪录了一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成长过程。很久之后,看到自己之前的文章,你觉得自己进步了吗? 4、 结交朋友。 写了blog,自然会有许多志趣相同的朋友来阅读,这可以认识许多朋友。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然谈得来。 5、 共享知识。 blog给大家看,大家的blog也给你看。这个问题我解决了,那个问题他解决了。大家互通有无,建立起一个社群,总好过闭门造车。 6、 交流看法。 回复的人对blog的观点或赞同,或反对,大家一起讨论,听听别人的思想,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 7、 包装自己。 找工作或跳槽的时候,附上一个blog地址,招聘的公司一看,就能知道这人的基本水平。看到一篇篇用心写出的文章,自然是对自己知识技能的最好宣传。 8、 练习文笔。 写blog,得考虑这篇文章是否拿得出手吧,全是不通的语句怎么好意思给人看,这是锻炼汉语。当然如果用英文写练习外语也是不错。 9、 锻炼毅力。 写blog,要坚持不懈,这可以锻炼毅力。至少每周要更新几次吧。花20分钟写一篇的blog都坚持不住,那还有什么事情能坚持下去呢?

最近因为需要想分割一下apache日志,所以一直在测试各种apache日志工具。 什么cronolog,mog_log以及rotatelogs这个apache自带的工具。 http://blog.chinaunix.net/u/32831/showart_364596.html 这 里有详细介绍rotatelogs如何使用的问题。但是估计作者也没有自己测试过,其实这个工作虽然apache1.3里自带了,但是只能做到按日期来分 割,而做不到按大小进行分割,这个功能只能在apache2.0以上版本才可以。希望是我错了,毕竟我是不想使用cronolog的。

在apache1.3中,如果加载了fastcgi之后,会造成cronolog无法释放的问题,除非apachectl restart,不然cronolog对于日志的记录进程会一直存在并且会累计起来,这就造成了系统进程越来越多。 于是我们需要加载一个apache模块来解决这个问题。 fetch http://hexten.net/assets/apache13/mod_log_rotate.c 然后我们进行安装,apxs位于apache安装目录 apache/bin/下

perl apxs -i -a -c mod_log_rotate.c

这样执行完后该模块会自动增加到httpd.conf中

 并且添加

RotateLogs On (打开 log)

RotateLogsLocalTime On (用 local time 算,default 是用 UTC 時間)

阅读全文 »

一夜风雪过后 世界一片惨白 所有的建筑都被装点着 汽车就像精灵们飘动着 雪地上留有了清晰的印记 一步一个脚印 踏着前人的步子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您可以在网络上查阅您暂时不清楚的知识来帮助您完成这些题目,尽管这些题目只是测试性的,但请务必注意您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以及代码风格、命名、美观性、提示信息友好性等细节。 系统设计 请考虑以下系统的设计. 您可以翻阅资料,查询任何您有帮助的资料、指南等。 但注意,在来公司笔试的时候,我们会询问这个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配置问题, 如果您来公司的笔试中无法正确回答,无论本次笔试结果如何我们都不会录用。 因此请务必是自己的理解下完成本题。 您有的资源: 1、8台安装Linux (2.6内核) 的双网卡PC服务器以及相关开源软件,交换机 2、Apache 2.2.x 3、Tomcat 5.5.X 4、数据库系统 5、 最多8个Internet IP地址 请您设计一个系统: 1、使用双apache web server前端; 2、采用AJP连接后段的3台Tomcat应用服务器,这些tomcat被配置成cluster, 因此需要考虑apache对后端的分配, 分配采用完全平衡的方法; 配置使用cookie来实现session stickness; 3、1台数据库服务器只有tomcat才需要连接,也不需要对Internet提供服务。 4、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维护方便性; 5、通过rewrite规则配置把下属URL规则改写成友好的URL http://server/webapp/getinfo?id=XXXX&name=YYYY –> http://server/getinfo/YYYY/XXXX 您需要提交 1、服务器规划,包括: * 网络结构图 * 每台机器的IP地址分配 * 每台机器上运行的关键软件 * 您从安全性和维护性方面的考虑 2、Apache的以下配置文件给我们: * extra/http-proxy-ajp.conf * extra/http-rewrite.conf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