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irages

樱桃沟夹事

首先是创建用户 createuser -P user -P就是顺便创建用户的密码 创建数据库 createdb -E UTF8 temp –owner=user -E是表示创建的temp的数据库的编码,–owner是数据库的所有者 登录数据库 psql temp 这样直接就可以登录到temp数据库中 然后从备份的sql文件中导入数据: psql -d temp -f /tmp/backup.sql 删除数据库 dropdb temp 数据用户 dropuser user

google talk 简称GTALK 看了下,gtalk的音频使用的是跟qq同一家公司的global IP sound.所以这个优势并不很有特点。 使用EMAIL登录,这个跟MSN比同样也没有优势。 加密传输,现在通过查找的资料来看,现在测试版本同样是明文传输的,要等正式版本后才会真正做到加密,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啊。 对于gtalk最有杀手锏的功能是保存聊天记录的功能,可以保存在GMAIL邮箱里,这个是无论QQ和MSN暂时都无法满足我的。 同时GTALK是基于JABBER开发的,在XNIX平台上可以方便的登录,这个跟QQ的做法来说是好太多了。

对于像我这样刚开始接触FreeBSD的新手来说,可能用不习惯FreeBSD下的VI.今天我就说一下,如何在FreeBSD下安装像Linux一样的VI(VIM) 首先我们从ports安装! whereis vim vim: /usr/ports/editors/vim 由于是终端上,VIM默认是装上XORG,但是这个根本就不需要,所以要运行 make -DWITHOUT_X11 install 这样就把X11去掉了,就不会装上了 具体可以通过 grep define Makefile 查看 这样一会就安装好了! 然后:

mv /usr/bin/vi /usr/bin/vi.bak
cp /usr/local/bin/vim /usr/bin/vi

如果需要修改 .cshrc 然后再 /usr/local/share/vim/vim70/里有一个vimrc_xxx的文件,你把它cp到/usr/local/share/vim/,改名为vimrc

2家基本是属于LB领域的TOP CLASS,到底选哪个呢? 其实2家都已经测试过,F5的远程连接非常的慢,但是直接连上还是非常快,后台是JSP的。 Netscaler的后台是JAVA,但是远程连接没有问题,就是相对速度比较慢。 界面上来看相对Netscaler比较友好点,但是从压力测试的效果来是很不好。不知道是我们的Load Runner的配置错误还是它机器本身有问题。 Connection Pool基本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些内容转发这样的功能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我想现在apache2的rewrite功能完全可以实现。 F5一开始放在机房基本没有什么测试,现在放在公司内部后连接上是没有问题了,但是效果现在还没有很确定,等明后天测试后再看看吧。 Netcaler被测试的直接挂掉,这样也太强了。忘记说了内核是BSD4.9

Netscaler:
平台:freebsd4.9
进去之后只要打shell,就可以当成freebsd来使用了
root@NS-9000# netstat -an | grep -i list
tcp4 0 0 127.0.0.1.3013 . LISTEN
tcp4 0 0 172.16.27.73.6743 . LISTEN
tcp46 0 0 *.7776 . LISTEN
tcp4 0 0 *.2601 . LISTEN
tcp4 0 0 *.3010 . LISTEN
tcp4 0 0 127.0.0.1.2600 . LISTEN
tcp4 0 0 127.0.0.1.4002 . LISTEN
tcp4 0 0 127.0.0.1.3002 . LISTEN
tcp4 0 0 127.0.0.1.3020 . LISTEN
tcp4 0 0 127.0.0.1.8766 . LISTEN
tcp4 0 0 *.22 . LISTEN
tcp46 0 0 *.22 . LISTEN
tcp4 0 0 *.80 . LISTEN
tcp4 0 0 *.1034 . LISTEN
tcp4 0 0 *.27000 . LISTEN

f5:
内核:Linux 2.4.21-9.1.2.37.0smp #2 SMP Tue Apr 25 15:38:38 PDT 2006 i686 i686 i386 GNU/Linux

webserver:tomcat4.1
config # netstat -an | grep -i list
tcp 0 0 10.10.0.70:4353 0.0.0.0:* LISTEN
tcp 0 0 172.16.27.70:4353 0.0.0.0:* LISTEN
tcp 0 0 127.1.1.1:4353 0.0.0.0:* LISTEN
tcp 0 0 192.168.1.245:4353 0.0.0.0:* LISTEN 管理地址和端口
tcp 0 0 127.0.0.1:6666 0.0.0.0:* LISTEN
tcp 0 0 127.0.0.1:80 0.0.0.0:* LISTEN
tcp 0 0 :::4352 :::* LISTEN
tcp 0 0 :::161 :::* LISTEN
tcp 0 0 ::ffff:127.0.0.1:8005 :::* LISTEN
tcp 0 0 ::ffff:127.0.0.1:8009 :::* LISTEN
tcp 0 0 :::22 :::* LISTEN
tcp 0 0 :::443 :::* LISTEN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5378 /var/run/mcp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3348 /var/run/uds_host_wdt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4635 /var/run/uds_sc_led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2618 /var/run/uds_host_chman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4170 /var/run/eventd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9294 /tmp/ssh-Riynob2130/agent.2130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383 /dev/log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5652 /var/agentx/master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938 /var/run/fcgi/iControlPortal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7628 /var/run/uds_bcm56xxd

从小学开始就没有哭了,可今天当跟你分手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哭了,我哭是因为我们两经过了那么多,可最后还是因为现实的原因给分手了。我哭是因为不是因为我们感情不合而分开,我哭是因为我们必须来面对现实。 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的羞涩,还记得我们在朱家角的快乐时光。还记得跟你一起爬香山的嘻嘻哈哈。就算跟你一起坐公车都是那么幸福。 3年多的时光就这样一晃而过了,最终我们还是必须面对现实的。希望下辈子我们可以在一起。 谢谢你3年多来对我的照顾,谢谢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的鼓励,要谢谢的实在太多了。所以我只能信守我的诺言“非你不娶”。

从南汇到上海市区总共就4条路 远东大道:流量很低,道路很好很宽,收费 沪芦高速:流量一般,道路很好,收费 南六公路:流量很高,道路一般,不收费 沪南公路:流量超高,道路陈旧,不收费 南六公路和沪南公路加起来就来回8车道,好低好低。同时南汇的路最出名的就是经常修。小修小补每个月都有,大修大补基本是2年一次,严重影响正常行驶。 就说南汇有名的白玉兰大道,刚造好的时候真的好漂亮,但是设计极为不合理,某个路段发生N次交通事故,于是就开始大修。刚修完没多久,要埋污水管道,于是整个路又全部开挖。埋好污水管道又没多久要埋电线。你看看,这是什么事情呢? 南汇人要去市区基本就2条免费的公路,因为所有公交车都是那样走的。问题就出现了,这就是瓶颈啊,无论你内部道路多么好,出口不搞好又如何提高呢? 再说内部的路,基本没有互相贯通的,都是修到一半就停止了。靠。这样根本无法解决流量拥堵问题。 我们来看看闵行。 闵行去市区有几大大动脉:沪闵路(来回8车道,加上高架来回6车道,基本是14车道),漕宝路(来回4车道),吴中路(来回4车道),顾戴路 同时有地铁9号线(漕宝路),地铁1号线(沪闵路),轻轨5号线(沪闵路) 这些只是东西方向的主动脉,这些主动脉之间更有其他主干道互相连接 南北方向的大动脉是:沪闵路(16车道),莲花路(6车道),虹梅路,龙吴路,外环线 东西方向的大动脉是:沪闵路,吴中路,漕宝路,顾戴路,银都路,金都路,剑川路 轨道交通: 9号线(年底通车),1号线,5号线 我们看看南汇的东西南北方向的主干道 东西方向:周祝公路(4车道,陈旧),沪南公路(4车道) 南北方向:川南奉公路(4车道,解放前的路),沪南公路(4车道),南六南芦公路,南果公路 其他申江路等等只是影响到个别地区而已。 11号线(2013年通车)

创建主要的配置文件: # vi /usr/local/named/etc/named.conf ===========================named.conf======================= acl “trust-lan” { 127.0.0.1/8; 192.168.0.0/16;}; //访问控制列表就是一个有名字的地址匹配列表

options {
directory “/usr/local/named/etc/“; //启动服务器的目录
pid-file “/var/run/named/named.pid”;
version “0.0.0”; //服务器的真实版本号
datasize 40M;
allow-transfer {
“trust-lan”;};
recursion yes; //是否代表客户机查询其他DNS服务器
allow-notify { //如果notify设为yes,并且named是一个或多个区的主服务器,那么每当区数据库有变化时,named会自动地通知相应的那些区的从服务器。

狼兄考出驾照了,当然还是新手拉,所以坐他开的车还是有点担心的,果然啊!还好旁边有陈涛兄在旁边指导,不然我想肯定会出事故。 首先是停车的时候是挂一档还是空档出现矛盾,考试跟实际果然有差距。 另外一个是换档的时候左手到底是如何来操控,这个考试跟实际也有差距拉,考试的那种我想车子晃的太厉害,出事故是迟早的事情。 什么时候打大光灯,什么时候换档,什么时候加速。。。。太多了都不同了。 中国的考试难道都是这样的吗? 还好读书的时候PAPER做过很多,也算有点实际经验。

因为本人一直喜欢打各种各样的命令,所以经常弄的某个程序无法运行,或者桌面无法显示。以及安装的时候出现任何错误都会慌。但是我同学跟我说linux是永远不需要重装的。于是我记住了,以后碰到任何问题我都不会重装。 碰到把gnome桌面给删除了,那只能命令行下apt-get install一下。但是更严重的问题居然任何用户都无法执行bin和sbin目录下的文件,怎么办呢?于是拿出了Livecd,然后发现居然原来的分区 没有被mount,怎么办呢?mount命令并不是很熟悉,但是还是很给解决了,sudo进入原来的分区,把sh和bash的权限先改回来了,能启动了, 哈哈! 但是发现到了加载桌面的时候又出问题了,于是又把所有者改成登录用户。 问题虽然是给解决了,可花费了我太多的时间,而且很多文件夹的权限已经被我改的面目全非了,640和751这样的权限到处都有。。。。看来还是要去baidu搜索下到底每个文件夹的权限具体是怎么样的,并且要知道为什么会那样,不然我这样的么就行了。 其实学任何东西都是靠自己摸索的,人的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只要你不放弃怎么会失败呢? 以前因为还是Windows平台,所以Linux都是装在虚拟机里的,所以一碰到什么问题都是靠重装这样的来解决的。Linux改变了我学习的一个方法,感谢它! 我并不需要大家都来使用Linux,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学习的态度而已。用什么操作系统并不重要,操作系统说到底只是我们的一个工具。当然在中国Windows容易中毒是不争的事实。 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