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之二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本书核心内容就是寻找六个阶段。
- 我不想惹麻烦
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因此实际中我们是要跟孩子成为朋友,让他信任你。 - 我想要奖赏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 - 我想取悦某人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倍感沮丧、厌恶工作的人。 - 我要遵守规则
带着孩子一起来进行规范设计,参与指定规范的孩子比较愿意遵守规定。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们最敬仰的英雄大众,有许多人之所以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因此需要看这个是否真正发自内心真诚的。 - 我能体贴别人
能帮助孩子对周围的人产生同情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 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这种做事方法的人永远都有自己的目的性,而不在乎外面怎么看。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瑞德一样。
他的行为不是取决于恐惧、取悦他人,或是规则:他已经有自己的一套规则
后面讲的方法就感觉没有重点,感觉作者也是对于美国教育一顿批判,批判主要是太注重分数,而不关注实际的能力。
而作者本人对于阅读和写作是最重视的。其他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
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因此要跟孩子一起读书,去图书馆一起看书等等。
同时作者对于艺术也很推崇。接触艺术教育的孩子学到的,远远超过他们所学的艺术本身。比如加入管弦乐队的孩子不只学到了如何拉小提琴或者吹单簧管,也学到了纪律、责任、牺牲、练习、更正错误、倾听、以及时间管理。
可见团体艺术教育的培养对于孩子很有很出,从这看来什么钢琴十级这种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集体中。这样前面6个阶段的前面5个可能会更容易达到。
Subject Alternative Name是什么鬼
原先一直是用的let’sEncrypt的ssl证书。现在由于换到cloudflare了,按正常逻辑就得上传ssl证书才能整个CDN都用上https。但是现在也都不需要了。这个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它背后的校验原理是怎么样的?
当我们访问https://mirages.tech 的时候证书是什么,看到这个证书是颁发给 sni.cloudflaressl.com 的,跟我域名完全没关系啊。
那就拿ssl工具先看下吧,正常情况下,浏览器肯定会报错的。
这里出现了
中小企业的微服务之路
概要
本文主要是说一下中小企业的微服务化的过程和实践。具体内容会在具体部分进行展开。每个部分都展开说的话都是洋洋洒洒的。
什么是微服务
在nginx blog里有一篇文章整体概要了这个。https://www.nginx.com/blog/introduction-to-microservices/
简单来说将单体式服务拆分成各个单元。比如将一个jira的应用拆分成,用户管理,issue管理,附件管理,登录认证这些模块。而微服务一直鼓吹的优势就是如下了:
- 方便升级,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升级。而不会影响到其他模块。(但是有前提哦,这个下面说)
- 研发接手快。不用看完整的代码,只要单一小模块的。(可这样是真的好吗?并不觉得只看很小的一块是一个合格的开发。)而且很多本来就是模块化的。
- 不限语言。你只要符合对外暴露的API规范,不需要管你内部是什么语言开发的。
听金色雨林邢老师上课
邢亚杰老师是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团体心理培训师,高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发展心理学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组织与员工促进(EAP)中心团体培训师,北京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专家顾问。
上面是网上摘录的,考证下下中科院心理所EAP讲师这个是真的,金色雨林专家当然也是真的。 前面几个就无法考证了,不过我想也应该是真的。
因为停车原因去的晚了,就在后面找了个位置坐了,总共大概10来个人。
之前应该一直说的是卡尔威特的故事,这人也是从《哈佛女孩刘亦婷》里写的,结果这东西也就是在中国才有的,在德国当地根本就没有。
这位老师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是否能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呢? 我想很难吧,负负得正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是当中有些东西还是觉得挺好的。
终于换了一个tech域名
原先是mirages.dev但是这个不符合实际啊,我又不是开发,要什么dev啊,还是tech来的好。
关键是价格便宜啊。199元10年都包含了。好了,以后就是 mirages.tech 了
等过了6个月再转出来也没问题啦。 放大宋还是怕哪天被封了就完蛋了。或者说不是你的域名就不是了。当年CN的教训可是深刻啊。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之一
从这本书开始再也不会完全按书本记录了。因为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看的多了,发现有很多互相冲突的地方,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56号教室讲的是雷夫(rafe)老师教的一个班级的变化。
先说一点我的困惑的地方。在《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一书中,林教授大量的使用斯金纳小白鼠的试验来说明问题。但是问题是,婴儿是不是小白鼠。我想更多的婴儿属性是人,而不是小白鼠。
简单来说小白鼠可以为了食物,奖励而产生一些行为,而人类呢?
我们常常用一些奖励来鼓励一些行为,但是在雷夫老师看来“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他更是把这种行为称之为“贿赂行为”。
这种行为的产生很多时候是我们的目的性太强了。而忽略了这过程中的问题。
指定whois服务器
在阿里云上花了199了买了个tech域名,10年。感觉还是挺值的。再看看现在dnspod真是今不如昔啊。
但是要实名认证还是不爽,等过了2个月就转到国外吧。
注册完了发现用centos下的whois居然查不到, mac下的没问题。应该是whois版本的问题了。
1 | [root@dg timo]# whois mirages.tech |
看来得让whois知道如何找tech域名啊
1 | whois -h whois.iana.org .tech |
游戏力-读书笔记之五
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哺乳动物都会打闹。人类的孩子之所以对抗和打闹,有时是为了考验自己的体能,有时纯粹是为了寻开看,有时却是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好斗行为。
那些到处惹是生非的孩子需要有人专门指导如何玩打闹游戏,这样才能把他们的恐惧、犹豫、冲动、愤怒等情绪合理地释放出来。
这些所有的打闹都需要遵循一些规则,这里是作者自己制定的规则:
- 提供基本安全。
- 不能嘲笑和讽刺孩子。
- 当孩子快要伤害到别人时,温和而坚决地抓住他们。
- 发掘任何可以联结的机会。
- 寻找一起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和力量。
- 抓住机会,处理情绪伤口。
- 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适当的难度。
- 仔细观察。
- 让孩子赢(一般情况下)。
- 当有人受伤或者不愉快时,立刻停止。
- 不可以强制呵痒。
- 控制你的情绪,别跟孩子较真。
博客之路
写博客这事不知道具体是哪年开始的,可能是02年,可能是03年。具体真的不记得了。
早期是在 blogchina.com 上写的,当时还可以自己加js,记得当时加了个google ad,貌似最终只赚了10几刀,连取出来的资格都没有。
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就搬家到 blogcup.com上了,好像是因为模板的原因,博客中国的模板实在太少了。
可那时候也没有导出导入的,也不记得是怎么搞的了。
然后好像辗转了好多,国外的有 blog.com,blogger.com。
国内的后来也是各种门户博客,用的多是搜狐博客以及天涯博客以及blogbus。这些都是读书时候折腾的。